马家人说马家事《历史人物马一浮》(六十四集)

2021-01-07 16:18:58  来源:整理报道
分享到:

 

【社会监督网马小法整理报道】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马一浮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人物生平:马一浮画像清光绪九年(1883年)马一浮出生于四川成都,父亲马廷培当时任四川仁寿县知县,母亲何定珠出身于名门望族颇有文采,马一浮有姐三人均识字读书。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从何虚舟先生学读唐诗,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随父母返浙江绍兴原籍,居绍兴东关长塘后庄村(今上虞县),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其父聘举人郑墨田教子,郑氏为马一浮取学名“福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应县试名列榜首。

求学生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浙江社会贤达汤寿潜(民国时期曾任浙江都督)见其文章,大加赞赏以爱女汤孝愍妻之,同年赴上海习英、法、拉丁文,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与马君武谢无量合办《翻译世界》,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妻子病逝立志终身不娶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赴美国主办留学生监督公署中文文牍,后又赴德国和西班牙学习外语,曾预纂《欧洲文学四史》等著作,次年东渡日本学习日文。清宣统三年(1911年)回国赞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

学术养成:民国元年(1912年)应蔡元培邀请短暂出任民国教育部秘书长,不久后便辞官归去,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丰子恺撰《护生画集序》,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寇攻陷上海,逼近杭城国难迫使马一浮携家人南渡避寇,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聘,至江西泰和浙大以大师名义作“特约讲座”,讲稿后辑为《泰和会语》为浙大作校歌,同年随浙大至桂林又转至宜山,继续在浙江大学讲学讲稿后辑成《宜山会语》,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编刻自撰历年诗词之作,有《蠲戏斋诗前集》《蠲戏斋诗编年集》《芳杜词媵》等,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抗战胜利回杭州,续以书院主讲兼总纂的名义从事刻书。

人物归宿: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54年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1959年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反动学术权威”的罪名被赶出蒋庄,1967年胃部大出血后诸病皆发,于6月2日在杭州逝世逝世后被安葬在南山公墓。

人物成就:马一浮认为心、思想是一切文化学术之根本“不知反求自心之义理终无入头处”,因此他反复强调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即在于“发明自心之义理”,马一浮认为把哲学分成本体论、认识论、经验论、方法论等,乃是从近代哲学开始的而“中土先哲,本其体验所得以为说”其学“内外本末只是一贯”,可以说在马一浮那里全部文化或哲学问题,以及全部教育问题都只集中在一点上,即“发明”和“反求自心之义理”,他的文化观和哲学思想是彻底的唯心主义,马一浮能够很好地融会程朱、陆王两派的思想、方法,他认为“义理之学最忌讲宗派立门户,先儒临机施设或有抑扬皆是对治时人病痛不可执药成病,程朱陆王并皆见性并为百世之师不当取此舍彼,但其教人之法亦有不同此须善会实下工夫,他批评那些对朱陆异同争论不休的人说:这些人“不知源流又不明古人机用,妄生同异只是瞎汉赃诬古人,自己全不曾用力安能知古人造诣邪?”其实“程朱陆王岂有二道?见性是同垂语稍别者乃为人悉檀建化边事耳(按:“为人悉檀”乃佛教用语,意思是根据各人不同的根机和能力,而为之说各种法“建化”指建立教化,也是临机施设对症下药的意思)”,他在融合程朱陆王的思想方法方面,诚如贺麟所指出的:“其格物穷理解释经典讲学立教一本程朱,而其返本心性祛习复性则接近陆王之守约,关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教育成就:抗战时国难激发起了马一浮的一片爱国热情,他打破“平生杜门”“未尝聚讲”的守则,在南下避难的旅途中,第一次应当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邀出山讲学,先后于江西的泰和与广西的宜山为浙江大学的学生开设“国学讲座”,关于开设这个讲座的意义他是这样说的:“其意义在使诸生于吾国固有之学术得一明了认识,然后可以发扬天赋之知能,不受环境之陷溺对自己完成人格,对国家社会乃可以担当大事,”他首先拈出宋代大哲学家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教大家立志,希望大家“竖起脊梁猛著精彩”“养成刚大之资乃可以济蹇难”,可见他是把对学生的抗战爱国教育,贯穿于这些讲座之中,1939年夏马一浮在四川嘉定乌尤寺创建了“复性书院”担任主讲,讲明义理选刻古书培养了一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可以说整个抗战时期也是马一浮学术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的主要学术思想著作都是这一时期发表的。

书法成就:马一浮擅长书法各体皆备碑帖兼取,尚古而脱古自成一家,尤精行草及隶书行草运笔俊利,章法清逸而气势雄强横划多呈上翻之势,似淡拘成法拙中寓巧气格高古、隶书取精用弘形成用笔温厚、结体潇洒之特点亦善治印朴茂而富韵致,马一浮在《戏题鬻书启诗》中自谓:“恨无勾漏丹砂诀幸有羲之笔阵图”由此诗可知他自己的书法所成,自视不低且独钟于王羲之。纵观其学书之路早年以唐碑入手,尤喜爱欧阳询父子二十岁后遍临魏晋南北朝书植根于钟王诸帖,他的篆书直接取法李阳冰,隶书则以《石门颂》为宗。最为世人认可的还是其行草书体,集各种书体于一身自成风格,亦善治印为西泠印社成员其印朴茂而富韵致。马一浮生前曾言他平生最喜王羲之的《兰亭序》与《圣教序》故对其用力也最勤,尤其学《圣教序》的成分更多,无论点画、笔法、间架、结构,甚至是行距、章法深受《圣教序》影响。当然马一浮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赞誉,主要得自他博大精深的才学,曾受过马一浮亲炙的丰子恺更是服膺他的学问人品和书艺,称其为“中国书法界的泰斗“。读书之法对读书的穷理之道,马一浮亦有精辟概括他认为读书之道、约而言之,有四门:一曰通而不局二曰精而不杂三曰密而不烦四曰专而不固,四种读书法实则解决了博与专、义理与细节、简与繁、中心与边缘等问题,其总结可谓精辟之至,马一浮对此稍加解释“不局不杂知类也不烦不固知要也,类者辩其流别博之事也要者,综其指归约之事也读书之道尽于此也”。关于读书之目的马一浮以为读书当求明理更贵在养德,马一浮承接宋儒乃至先秦儒家而来,始终将“学之为己”为第一要务,“学之为己”的目的在于成就圣贤人格而非“学之为人”,即以“博学”炫耀于人以换取某种好处为目的,马一浮以为学问若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读书再多亦不过一书橱耳又有何用?他多次强调读书的终极目的,在于修身、在于提高修为,并提出“唯有指归自己一路是真血脉”的践行主张,指归自己实则意味着,学人在明理的基础上必须要做到身体力行“但说取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忠信笃敬’要体而行之不是说其义旨便了”,此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意,只有真正将义理落到实处方可算的上“真学”,反过来通过读书所培植的道德(即“畜德”),又能促进人们人更好的明理,譬如当学人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具备了开放、谦虚、包容的品质时,他能更好的吸收他人有益的东西,进而更利于扩大其视野开阔其心胸,进而帮助其更好地通晓天下之理,于是“读书—明理—修德—读书—明理”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此循环实则是儒家圣贤人格培养的一个缩影,总之马一浮的读书之目的,在明理修德、明理之旨终归还是养德,明理践性为历代大儒者所提倡,更为马一浮终生所实践,故而马一浮“读书法”实则映射出马一浮修身践性之法

 

抗战胜利后马一浮又回到了杭州重新隐居林下,唯主持智林图书馆继续选刻古书,解放后他担任过浙江省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但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不以俗务打搅,让他在杭州家中(花港蒋庄)安心著书立说,颐养天年直至十年浩劫他也未能幸免。传播资本论资本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第十二届世博会,中国首次以政府名义正式参加世博会,清政府派溥伦亲王为正监督(团长),并要选派懂外文的人员去负责筹建中国展馆,时年20岁的马一浮由于懂外文被录用去做中国展馆的筹建工作,马一浮到达美国后开始他抱着欣喜、激动、期盼的心情,一心想学好外语学好西方哲学、文学,他认为学习是他的第一乐趣,不到10天他找到一处学英语的地方,每天只要花一个美元从师学习英语2小时学习文法,不久他翻译了《日耳曼社会主义史》《法国革命党史》《政治罪恶论》等书刊,他的第二个乐趣是购读了不少社会学著作和图书,特别使他高兴的是购买到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他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3月17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下午我得到英译本马格士(马克思)《资本论》一册此书求之半年矣,今始得之大快大快胜服仙药十剂予病若失矣!”这时马一浮正在患感冒还发着高烧,他说我回国时一定要把马克思的《资本论》这部巨著带回中国去。

马一浮在美国考察了社会的一些实际情况后,心情逐渐由原来的欣喜、激动、期盼变成了苦闷、悲愤、失望。他原以为美国是文明、民主的,实际上却是野蛮而专权的。特别使他不能忍受的是对华人的歧视,他在日记中说:“美人定华商赴会须人纳500金圆,呈保书证明实系赴会,乃许入境既到会所则不得出会场一步,且西人之上等俱乐部概不许入,出会场者即按例收捕送返中国当处以流罪”他说:“这哪里是参展简直是进牢笼”他还说:“闻圣路易斯大学等皆以分割中国之当否令诸生演说,在戏曲舞台上中国人亦被描绘成让人笑骂的无赖等等,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中国人民尚未觉醒而受美国歧视”马一浮认为要在中国传扬马克思的《资本论》去唤醒中华民族的觉醒,才能使中华民族得以振兴。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5月6日,马一浮在美国学习工作结束,先后历时302天。他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将马克思的《资本论》带回中国,他是在国外自费购买将马克思《资本论》传入中国的第一人。回国后他开始与国内同仁共同研读这部人类社会哲学巨著,不久他又东渡日本学习日文和西班牙文,进一步研究西方哲学,在日期间结识了鲁迅、秋瑾章太炎等人赞同辛亥革命,回国后他定居杭州研究各种学说。

(责编:zm0005)